到底降不降息,小散小心被骗
市场下跌了,大家普遍认为与美联储降息有关,但我说,大家都上当了,今天我就来好好讲一下!注意文末【重要提示】都是有用的东西,可别错过。一,降不降息?从昨天的会议上看,经济展望方面,美联储将明年的GDP增速预期上调至2.1%,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上调至2.5%。但美联储的点阵图和经济展望冲突了,明年依旧有两次降息。这个点阵图认为:明年有两次25bp降息;后年还有两次25bp。但市场对此很困惑: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,按照经济展望,美联储明年应该不降息。二,鹰酱的矛盾从上面的分析来看,一方面美国有通胀压力,另一方面美联储挺想降息,鹰酱很矛盾啊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本质上就是为了给新上任的大统领添堵。所谓的老美不降息,是不存在的选项,老美欠的债太多了,每年还利息都不够,不降息,就等于要关门,老川是不可能答应的……今天就是市场对此过度反应了,市场的行情一定是好的,因为国债收益率快速跌破2%,险资为了寻找出路,已经进场了。知道这一内幕的机构就开始给散户挖坑,为了未来的获利开始砸盘。所以咱们老百姓不用去看那些看不懂的新闻,新闻有时候给出的消息和真实情况是相反的,这就是信息差,咱们看不懂新闻。而缩小信息差,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到真实的交易行为,这样就可以避免被新闻欺骗!三,真跌假跌机构投资者和散户「交易行为」差别挺大,好多人都发现不了,不过大数据统计工具能瞧出来。把「交易行为」数据存好,等数据够多了用大数据模型一算,就能明白各自「交易行为」有啥特点。就像有两只股票都在调整,咋知道哪只是假调整呢?第一步:看股价走势,开头走得差不多,到调整时都往下掉,让人弄不清这股价下跌是咋回事,真的还是假的呢?大数据分析工具正好能发现这里头的小差别。第二步:借大数据分析工具提取梳理信息,探究内在逻辑关联,详情见图:第三步:看橙色柱体,即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它能反映机构资金交易活跃程度。ps:想了解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原理,可看文末。研究后看到,左边股票跌的时候,好多机构大资金还在积极买卖,这就是「假跌」;右边股票跌时,机构大资金都跑了,那就是「真跌」。行情要能发展得好,得靠机构大资金一直交易,后面走势也证明之前猜得没错。所以能分清「真跌」「假跌」,投资就不容易出错。四,重要提示明显机构有动作了,咱咋跟上呢?重点得看机构大资金咋选。但市面上能全面了解机构资金的情况很少。你知道哪些股票里有机构资金,并且它们还很积极交易吗?看下面这图。从图里能看出,「机构库存」的数据在全面下降。其实长线资金向来就盯着少数几只股票,可不是所有股票它们都会看上,这才是咱该真正在意的事儿。PS: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,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再补充一点:一只股票,如果参与交易的大资金形成合力,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交易行为应该非常积极?一只股票,如果参与交易的大资金没有达成一致,那么交易行为上还会很积极吗?所以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反映的是全体机构大资金博弈后的结果。今天就讲到这啦。想知道咋赚钱的妙招和特别点子不?快快来关注我哦。声明:信息是网上找的,只供大伙参考。要是有侵权,联系马上就删。不推荐股票,也没有会员组织和社群,不存在啥利益关联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